合肥包公园简介(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

导语 包公祠位于包河香花墩,其初为城南梵刹,是包公幼年读书的地方。各景点简介详见正文。

  》》》包公园简介

  合肥市包河区包公文化研究会是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个包公园占地34.5公顷,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包公园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区内以“历史包公一文化包公-文物包公”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忠、孝、清、廉”的一生。包拯字希仁,人尊称为“包公”,于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062年 去世于河南开封,死后溢号为“孝肃”。

  包公祠:

  包公出生于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现包公镇),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庐州太守宋克明在包河的香花墩上兴建了一座“包公书院”,明嘉靖年间(1539年), 朝廷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并定名为“包公祠”。明清两代的官吏,贤人圣士都对包公祠进行过修缮、增制。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 -度毁于战火。清光绪八年(1882年) ,合肥籍晚清大臣李鸿章捐资2800两白银重修了包公祠,因此合肥有“包家祠堂,李家修”之说。祠内的殿堂正中端坐座包公塑像,高约八尺,着金色,高大威严,正气凛然,使人汕然而生敬意,王朝、 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以及其它与包公有关的展品。祠的东面六角亭里有口井,传说贪官污吏喝了井水会头痛难忍,故名"廉泉"。祠的西面是历史文化长廊,长廊里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集为一体,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

  包公墓:

  是包拯及其夫人、 子孙遗骨所葬之地,占地三公顷,目前是国内-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基园。1062年包公去世于河南开封,次年,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他一-生为官多年, 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为北宋二品官,因此,墓园大小结构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整个墓园庄严肃穆、环境幽静,由主基区、碑画廊、附基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组成,主墓为“覆斗型”方墓,基后面是碑画廊,为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而建, 廊中不仅有200多块当今名书法家的作品,还有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即木雕、砖雕、石雕,展示了包公光彩的一生。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孙等墓5座。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金丝楠木棺,棺木内敛包拯遗骨。展览馆展示了包公家族基群的发掘及出土文物,让人们了解包公墓的真实发掘过程,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包公。

  清风阁:

  是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的大型仿宋建筑群,占地2.2公顷主体建筑,清风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登顶可俯瞰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阁内采用雕塑、绘画、多媒体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包拯“孝勤清正”的精神品质和官德修养。

  浮庄:

  坐落在包河东大岛上。因其远观如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之上,又因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名浮庄。浮庄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迎门]是一一座铜像,系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先生立像。这是省、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包兆龙先生,满足其“叶落归根”的遗愿而在这里建造的。岛内建筑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的精华,依水就势而成,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并关注【合肥本地宝】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包公园】即可获取合肥市包公园免费门票预约入口、免费门票预约时间+开放时间、免预约人群、游玩路线推荐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