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合肥周边游攻略

导语 四天合肥周边游,沿着诗人的足迹,古代诗人带你游安徽!四天分别经过安庆桐城、池州杏花村、宣城敬亭山和桃花潭。体验诗人的生活!

  第四站:桃花潭

  虽知有美丽谎言,但仍知道在桃花潭有一户万姓人家开的酒店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儿子晚上打电话时我还向儿子吹嘘“一定要在桃花潭那户万姓人家的酒店里吃点儿饭,喝点儿酒”,以贻神纵情。于是,寻找桃花潭边的万家酒店成了我心中心不能少的项目。

  五日上午到达后,按空间顺序先参观“踏歌古岸”,即潭边的一块长约七十、宽约三十多米见方的平地,也就是汪伦及民众踏歌的地方,平地的一边是古渡口,一边是挂着“踏歌古岸”牌匾的徽派阁楼,有一小窗可供观景。站在古渡口边向对岸眺望,百米之外的万村绿树隐约,矮小古朴的建筑粉墙黛瓦,约略可辩。

  乘摆渡约十多分钟便过了深千尺的桃花潭,登岸后首先迎接我们的便是李白与汪伦等众文人纵酒谈诗的三层小楼“怀仙阁”。在小楼上停停望望,遥想千年前众人推杯换盏的情形,心中既有向往,亦有惆怅。不远处是豪士汪伦的墓地,这是我必须拜谒的。只见一处突兀的浑圆土堆,周围被半米多高的砖墙所围,前方的两边对称立着几个石象生。墓前有二三个年轻人在盘桓拍照,更有一穿着时髦裙装的女子竟双腿跨在旁边的石象生上,稍稍有失风雅。不过我还是略带调侃地对汪伦说:“有此几人相伴,你在地下并不孤单”!

  再往上走,便是令李白欣然前来的有着万家酒店的万村了。走进万村,你简直就走进了一座错落有致、簇拥有序的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屹立在村头已400多年象征五世同堂的“义门”默默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重;纵横交错得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鹅卵石铺成古街道和深不见底的巷子,像走不出来的迷宫;两边衰败的古木槽门仍然苦守着这已是电波光纤年代的岁月,从幽暗木窗内透出的几缕黯淡青光犹如通向明清时代的时光隧道,无奈传送着世事的沧桑与凄凉;门楣上已显出岁月刻痕的豪华木雕、窗棂上精致灵秀的兰花窗格,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雅致与现今的落寞孤苦;放肆地长在墙头的野草枯了又长,长了又枯,跟着时光的脚步不紧不慢地经历着自己的轮回。在一处被人们指认是万家酒店遗址的地方,我驻足良久:昔日的万家酒店无论多么热闹,如今只剩下一孔惨淡得空空如也的门、两堵破败得摇摇欲坠的墙,看来在万家酒店喝点儿小酒的奢望只能成为梦想了。忽然寂静的巷子里传来几声女人轻轻的谈笑,与尘封的建筑格调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原来是养蚕女在不紧不慢地收茧。我没见过养蚕,便在收剩的柴堆上拣了两只蚕茧。

  在经过怀仙阁返回渡口的途中,我拣到一颗小石子,虽然我确信它不是唐代的古石,但我宁愿相信它就是,因为它寄托了我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在返程的渡船上,我攥着小石子将手伸入水中,让桃花潭水濯净岁月的风尘。手拨清波,情往古移,现在的一汪潭水不可能是一千年前桃花潭水,但它依旧清亮碧绿,依旧承载了千年前古人与今人的感情传承,依旧昭示着当代与唐代一样,人与人之间有着最最真挚的情感。

  看不见影子的微风将一汪桃花潭吹皱,是不是蕴含了千年前汪伦送别时踏歌时鼓点的激荡?

  旅行的航线划到这里,本次的诗意之旅便圆满完成预定动作。尽管这是一次无风无月的旅程,尽管我的生命里充满了平庸与无望,尽管当今谁也无法生活在唐诗宋词里,但我仍期待浪漫的词情诗意,如一支支不时跳跃的烛光,在幽幽静默的人生旅程中,点亮我碌碌无为的生命,成为我平凡生命中最为闪亮的回望。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