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安徽各地年俗盘点

导语 合肥本地宝为您带来安徽各地年俗盘点,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你都知道吗?快来看看吧!

  安徽这些年俗你了解多少?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安徽民俗,传承优良民俗文化,来看看以下民俗吧~

  有没有你熟悉的?

  合肥

  抛头狮

  “抛头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项习俗,以肥西门歌、舞狮、崇祀活动为载体。其中,狮头与狮身是分开的,舞狮头者上场之前举起狮头套在自己的上半身,举套之间便有了一个向上抛的动作,故称为“抛头狮”。

  玩旱船

  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乡还常常可看到玩旱船的习俗。旱船的“灯芯”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随旱船扭来扭去,配合着锣鼓节奏,不时地哼唱小调。唱词多望风采柳,即兴发挥,幽默、诙谐,为当地节日街头最为逗引看灯人的一道风景。

  亳州

  大班会

  亳州的大班会是一种罕见的民间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因有剧情发展,又类似折子戏。演员们着戏剧服装,脸画油彩,纷纷登场,闹闹攘攘。大班会虽然形式上具有较浓厚的因果报应色彩,但集中地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心愿。

  高跷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汉族民俗舞蹈的一种形式,艺人们腿绑高跷,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惊险为主。

  阜阳

  狮子灯

  太和民间舞蹈狮子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狮子灯表演由驯狮武士执绣球引狮入场,扮狮人表演狮子蹿、跳、滚、扑、站、卧、翻等动作,还跃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绠、走梅花桩等惊险情景。同时配合狮子灯烟火,增添了欢快热烈气氛,整场演出惊险有趣,高潮迭起。

  颍州肘阁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

  滁州

  走太平

  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传承时间最长的健身走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城内万人空巷,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全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消灾去病、平平安安。

  六安

  龙腾舞狮

  龙腾舞狮表演队伍身着五彩艳丽的服装,在街区路旁走走停停,向周边商铺和围观的群众表演舞狮子、跑旱船、花挑子、大头娃娃、莲香舞等传统民俗文艺。

  安庆

  许岭灯会

  安庆许岭灯会汇集了竹编、剪纸、彩绘、杂技、脸谱、舞蹈、戏剧、民乐演奏、神话传说等多种民间艺术,传统上采用彩装游走的方式,走一程,演一场。 表演时各个灯班同步起舞弹唱,场面十分壮观,参与的艺人越多,越能彰显灯会的热烈气氛。在这庞大的演出阵容中,最有特色的是台阁、秋千和东乡断丝弦三个灯组。

  黄山

  徽州宗祠祭祀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冬祭和春祭,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等地。现如今这些地区仍保留有部分宗祠祭祀,而很多的民俗活动根源也是宗祠祭祀。

  跳竹马和轩辕车会

  每到春节前后,在黄山区乡村,人们自发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民俗传承并展示出来,像耿城镇的“跳竹马”、仙源镇的“轩辕车会”、汤口镇的“舞龙狮”、永丰乡的“五福神会”等历史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活动,充满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冀。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