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指南
导语 2016年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将于11月12日举行,那么合肥国际马拉松的起点是哪里呢?现在就跟合肥本地宝的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你。
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
发枪时间和起点
时间: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发令时间8:00
起点: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北广场举行(云谷路)
比赛项目
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马拉松(5公里)、亲子跑(1.7公里)
参赛者年龄要求
1、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以上(含1996年当年出生)65周岁以下(含1951年当年出生)。
2、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周岁以上(含2000年当年出生)65周岁以下(含1951年当年出生)。
3、迷你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4周岁以上(含2002年当年出生)。
4、亲子跑项目年龄限13周岁以下(含2003年当年出生)少年儿童且必须由监护人陪同参赛。
参赛者健康要求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经常性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和亲子跑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名参赛。
有以下身体情况者不得参加本次所设置的各项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少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个人承担责任。所有参赛选手必须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含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于长跑运动,并购买人身伤害等保险,才可报名参赛。
比赛办法
(一)执行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二)比赛检录:
1、检录时间:11月12日上午6:30——7:30
2、检录办法:按竞赛项目分别进行检录,特邀、注册和达级选手需佩戴两块完整的大号码在指定的检录区进行检录。特邀选手需出示护照原件、注册选手出示注册证原件、达标选手出示二代身份证原件方可参赛。
(三)起跑顺序:起跑顺序按特邀选手、国内注册选手、达级选手、其他马拉松选手;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亲子跑的先后顺序排列,各项目方阵间隔20米。
(四)关门距离和时间(以发令时间为准):
为了保证参赛选手比赛安全、顺利,比赛期间比赛路线各段设关门时间,限时对社会交通封闭。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恢复社会交通。参赛选手在规定的关门时间内,未跑完竞赛项目对应距离者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比赛的选手可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援助车到达终点处。
各项目关门时间如下(以发令时间为准):
注:如发生突发和特殊情况时,组委会有权决定提前关门,参赛选手须服从指挥。
(五)将按有关规定对参赛选手进行兴奋剂检查。
(六)感应计时设备
组委会为参加马拉松和半程马拉的选手提供感应计时服务(净计时),每位参赛选手可领到一次性感应计时芯片,本次比赛采用8:00一枪出发。途中在每5公里分段计时点和起终点、远端折返点均设有计时感应带,选手在跑进过程中,必须通过所有的地面计时感应带,如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将取消该选手的全部比赛成绩。除起点外,两个计时芯片在计时感应点的误差少于1秒,也将取消相关者的成绩。计时芯片将在赛前与号码布同时发放,佩戴方法见参赛须知。非大会指定的芯片,将予以没收。
(七)物品存放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须按照规定存放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包内(如手机、有效证件、现金、各种钥匙、信用卡、掌上电脑等),运动员可在比赛当日15:30前到指定存衣处领取个人存放物品。如超过领取时间没有领取的,可于第二天到赛事组委会领取,如2日之内不领取,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
(八)在关门时间内跑完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选手,完成比赛后凭两块齐全的大号码布到组委会物品发放处领取纪念品。
(九)组委会将对起点、全程路线、半程路线、关键路段和终点进行录像监控,出现以下违反比赛规定的参赛选手将被取消参赛成绩,两年内不准参加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1、以虚假年龄或虚假身份报名的;
2、一名参赛选手同时携带两枚以上(包括两枚)芯片参加比赛(包括男选手携带女选手芯片的);
3、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本人报名成绩区域起跑的;
4、起跑有违反规则行为的;
5、关门时间到后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插入赛道;
6、没有沿规定路线跑完全程,绕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
7、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
8、私自伪造号码布、利用其它赛事或往届马拉松赛事号码布或未配戴号码布和本次比赛芯片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
9、报名后成功,私自涂改、遮挡、转让号码布参赛的;
10、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干扰赛事,聚众闹事、打架斗殴的;
11、出现不文明行为者(如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
12、其它违反规则行为规定的行为,按照比赛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有关竞赛的其他具体要求和安排,请查阅赛前颁发的《运动员参赛须知》(在赛前领取比赛用品时发放)